本页面已浏览103次

这一章讲述了各种与花园相关、特别是各种花的名称的单词。

在阅读过程中,我查到了一个站点,列出了很多“花语”,我这里也一并收录,作为参考。

twig
小枝。来自古英语twigge,其中的twi-表示“双”。英语中的twice也来源于此。BTW,Twig也是我最常用的模板引擎。
acanthus
爵床属;莨苕叶形的装饰;叶形装饰。

我这里从维基百科条目以及另外一个来源看到的解释和本书的解释不完全一致,以下是综合两处的描述:

在希腊神话中,老鼠簕(Akantha)是仙女。 阿波罗(太阳神)爱着她而她抓伤了他的脸。为了报仇,他把她变成一株带刺的、喜欢阳光的植物。

花语:“爱艺术,什么都不能把我们分开。”1

古罗马雕塑中,用到了很多这植物作为装饰。

它也是古罗马雕塑中常用的装饰。

Acanthus ornament

anemone
银莲花。这是一个有关阿佛洛狄特(Aphrodite)和美少年阿朵尼斯(Adonis)之间的故事。

Aphrodite of Syracuses

Adonis

cyclamen
仙客来。它的花圆鼓鼓的。所以字根来自希腊语kyklos(圆形)。

Cyclamen

dandelion
蒲公英。"dent de lion"(法语:狮子的牙齿)。
foxglove
毛地黄。来自拉丁字根digitus(手指),因为它的花看上去很像手套上的空手指,所以诨名中有glove,但不知道为何要加fox。此植物可入药,碾碎后成分叫做digitalis(洋地黄)可治心脏疾病。

Digitalis

hyacinth
风信子。这里又有一个故事。希腊神话中,Hyacinth是一位神界英雄,为阿波罗所爱,但同时也为西风之神Zephyrus所爱。Hyacinth选择了阿波罗,引起Zephyrus的嫉妒。有一天,阿波罗在教Hyacinth如何玩quoit(扔铁圈套环)游戏。阿波罗大力掷出,Hyacinth在后追赶。Zephyrus吹了一口气,使得铁圈变向砸到了Hyacinth而死去。Hyacinth死后变成了风信子。动森中,到处可见!

Hyacinth

iris
鸢尾花。来自希腊女神Iris(彩虹女神)。12世纪的法国作为王室象征,称为fleur-de-lis

Iris

laurel
月桂树。阿波罗深爱着Daphne,后者向上天求助,神把她变成了月桂树。月桂树枝和叶子作为桂冠,是至高的荣誉。laureate(桂冠诗人,现多指诺奖得主)也来源于此。

Apollo and Daphne

mistletoe
我选择这个单词不是因为其来源,而是因为与其相关的习俗。详见维基词条的说明。

比如:

古希腊和罗马

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d)卷六中,槲寄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特洛伊英雄,罗马人的先祖埃涅阿斯在建立罗马城后,请求阿波罗的女先知德芙比(Deiphone)带领其进入冥界,以再与其父亲见一面。女先知告诉它必须采摘金枝,并将其献给冥后普洛塞庇娜(Proserpina)才能够深入冥界;在其母亲,爱神阿佛洛狄忒派遣的两只鸽子的帮助下,埃涅阿斯才得以取得金枝。而这所谓的金枝其实就是槲寄生的枝条。

凯尔特

根据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著作《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凯尔特人认为,树上的槲寄生是上天所赐,表明这棵树被神所选中,因而一旦发现,就举行极为隆重的仪式,并用金镰刀来采摘它。并且相信槲寄生制作成的饮液可以使不孕的牲畜生育,而植物本身亦可以作为一种万灵药(omnia sanans,all healing)。而由于凯尔特人的橡树信仰,长在橡树上的槲寄生被看做其中最灵验者。

北欧:根据13世纪冰岛诗人史洛里·斯图拉松的史诗《散文埃达》(Snorra Edda),众神之后弗丽嘉(Frigg)的儿子光明神巴德尔(Baldr)做了自己将亡故的噩梦,弗丽嘉因而在一次集会中请求诸神见证大千万物不伤害其子。然而弗丽嘉独独没有请求瓦尔哈拉旁橡树上的槲寄生树苗发誓,因为它看起来太柔弱而不至于伤害其子。[50]而生性善妒、诡计多端的神洛基便利用这点,欺骗巴德尔的哥哥,眼盲的霍德尔(Höðr),使之向巴德尔投出槲寄生的枝条,杀死了巴德尔,世界因之失去光明。此事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发生的间接原因。

在12世纪丹麦诗人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Saxo Grammaticus)所著历史著作《丹麦人的事迹》(Gesta Danorum)中,故事版本又有所不同。在这个故事中,霍德尔是瑞典的王子,由挪威国王抚养长大,挪威公主南娜为其未婚妻。而巴尔德也看中了南娜,打算杀害霍德尔。这一计谋由森林处女(相当于女武神)得知,因而警告了霍德尔。霍德尔在森林处女的帮助下得到一把名为米斯特汀(即古诺尔斯语的“槲寄生”)的剑。而同名的剑在北欧神话中亦频繁出现。

在广为流传的一些故事版本中,弗利嘉为儿子哭泣而产生的泪水成为了槲寄生的白色浆果。另一些版本中,为了纪念巴德尔之死,经过槲寄生树下的人都要互相接吻。还有一些版本中,巴德尔得以复活,高兴的弗利嘉决定在槲寄生树下向每一个人交换一个吻。要之,或许是为了抵消槲寄生与 阴暗和谋杀相关的意象,槲寄在后世被被赋予了爱、和平、宽恕的意义。

共济会时代

槲寄生是圣诞节的常见装饰,但此一习俗在18世纪前鲜少被提及。根据习俗,槲寄生在被收割到被取下的期间之内都不可落地;它可能一整年都不会取下,作为防火或避雷之用,一直到隔年圣诞夜才将其换下;英国人相信“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运”。其在英语世界中广泛传播,但欧洲的其余地区却对此一无所知。

一般相信,今天西方在槲寄生下接吻的普遍习俗来自于基督教早期的扩张和对其他宗教及民俗的吸收,但具体来源说法多样,可能有与古罗马农神节相关的传统,可能与凯尔特人的习俗有关,也可能与斯堪地纳维亚神话的改编版本有关。不过直到16世纪的英格兰才有相关的记录,而在当时这却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习俗。而它为众人所知的时刻则也是在18世纪,1808年其曾经被试图推广,据信维多利亚时代的服务阶层(serving class)是使这种习俗长存的动力。而最出名的描述当属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820年的著作《英伦见闻录》(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其中写道:

槲寄生仍然在诞节被挂在民家与厨房的屋顶上,年轻男子有特权在其下亲吻女子,每次亲吻便从树丛中拔下一颗浆果。浆果拔尽,特权就终止。

这一习俗在流行文化中也常常出现,例如电视剧集《老友记》与小说《哈利·波特》。

mistletoe

narcissus
水仙。这个故事比较为人熟知,这里不重复。这个故事为我们带来三个单词:echo(原来是空气的女儿),narcissus(原来是一位河神的儿子),narcissism(自恋)。
passion flower
西番莲。得名如此是因为它代表了耶稣的受难(the Passion)。花冠象征耶稣戴着的荆棘冠,花象征耶稣身上的伤口,五个花萼和五个花托象征耶稣12门徒中的10个(圣彼得和出卖耶稣的犹大不算在内)。

passion flower

shamrock
三叶草,爱尔兰国花。圣帕特里克用来代表三位一体。

shamrock


  1. 待考。英文维基中没有这行说明。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