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已浏览323次
p6:卓吾评曰:西陵氏(即嫘祖)教蚕,又是一重杀业。前评曰:(伏羲氏)“始作网罟,以佃以渔”,此亦杀业。
任氏有无轩主人(以后简称为“主人”)曰:此评可谓不知所云。此乃大势,勿谓“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矣。
又曰:總之混沌既開。自然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矣。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应帝上》,蔡志忠在《庄子说II·自然的箫声》里有描绘。
卓吾在此引用庄子说的这个故事,用来强调他之前的评语,也就是认为:从有巢氏开始,所谓各位上古圣人做了诸多努力,所谓“开启民智”,学习了诸多生活的新方式。在他看来,“人心机智日开,鸟兽爪牙日甚,网罟畋渔,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非谓不如此便成异端也。”圣人是不得已才教导人民这样的方式,而不是有意、刻意教导人们去采纳这样的方式。
这是一段很令人费解的评语。这些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为后世记住,恐怕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不得已”的做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做法一则是很“自然而然”的,一则是“必然”的。和圣人是不是出于无奈而传授没有关系——恐怕那些不知如此运作的部落氏族,早就因为竞争劣势而湮灭了,所以他们的故事和历史也就无从流传下来了吧。
p7:(讲到尧出生的故事)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
尧的母亲是帝喾高辛氏四妃之一的庆都。所谓“赤龙之祥”,大概是说赤龙上身之类,而且庆都怀孕14个月,才生下了尧。不久之后,汉武帝的妃子钩弋夫人(也就是赵婕妤),也用了14个月才生下汉昭帝。
从尧出生开始,帝王出生——尤其是开国君王出生——必有异兆相随。这篇文章列了不少这样的记录,并指出:“鼓吹‘君权神授’是封建帝王宣扬统治合法性的最佳选项。异象作为其重要佐证之一在正史中占据独特地位。”
主人曰:这样的记载可谓无趣、怪异之极,但历代的帝王乐此不疲,还屡屡搞出“新”异象。算是加强自己权威以及统治合法性的、百试不爽的手段之一了。这样的故事,也必定能增加自己的“卡里斯玛”,令百姓不敢仰视,进而不敢挑战或质疑,最后只能盲从了。
尧的出生虽然很传奇,但他最终禅让给了舜。所以,当时虽有父死子继的做法,毕竟未成定例。所以,这样的加持算不上君权神授,而是“卡里斯玛”。而一般认为,父死子继的传承方式,要到夏启“家天下”后才正式设定。
不过,靠这样的异象而给自己带上光环的做法,终究不能长久。特别是到了现代,什么“赤龙之祥”的东东,根本没人相信。现代的“帝王”又该靠什么来建立自己的威信呢——因为,即使是民主选举,也要保证自己作为候选人,有些光环,从而让选民投票的呀?
一曰政绩。外交、军事、经济上的成就都可以成为光环。
一曰历练。吃别人没吃过的苦,经历别人没经历过的事,都是可以拿来做资本的。
一曰家系。家里曾经出过大人物,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持自身。
一曰学系。如果你是某个学术体系——当然是要那些有助于政治的学术体系——中的高人,甚至是创始人,那么你的光环就更大了。
诚如我在读《法律简史》时摘录的书评说到:
倘若不具备世袭的条件,反清算的斗争就更要从长计议。好在生命有限但思想可以不朽,如能指明一条道路,为国家规划出最好的长远战略,那么只要确定自己就是这条道路或这套战略的开创者,就可以为后任制造清算的障碍,因为国王实际上把自己的家族安全和政权合法性绑定在一起。后任国王可以摆脱前任的权力,但却逃不出前任的思想,清算前任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政权合法性危机。倘有如此强大的护身符,就足以阻止任何实质性的清算。
这可以说是现代政治保持持续的不二法门。无论民主国家还是独裁政体,都是要这么做的。这里的区别,在于其所依仗的“思想”不同。一个在系统外,一个在系统内。这个等我日后有时间再详述。
p8:(帝尧陶唐氏)加志于穷民。一民饥。曰。我饥之也。一民寒。日。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日。我陷之也。
这可以说说“同理心”(empathy),然因民罪而陷之大可不必。
p9:卓吾评曰:以尧之圣而洪水为灾,以尧之智而任用鲧。儒者终日说道理。毕竟不知其所以。嗟乎。当时治与不治。尧且不知。后世乌能能知之哉。
主人曰:然则尧竟为儒者乎?彼时毕竟无大数据,尽调必有疏漏矣。而丞相不问斗杀,只问牛喘,可谓效尧之治耳!
附:五帝世系
p12-13: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
太康是禹的孙子,启的儿子。他即位后“荒逸弗恤国事”,被有穷氏的后羿1罢免,扶植太康的弟弟仲康即位,然后是他的儿子相即位。这时大权已经落入后羿之手。他放逐了相,自己当起了帝。但后羿也不过尔尔,他的统治不过是仰仗武功罢了(“恃其善射”)。
后羿还启用了一个奸臣寒浞。此人后来杀了后羿篡位,还杀了相。相的王后缗此时身怀六甲,逃到娘家有仍国生下了少康。
少康比较有出息——这恐怕是因为虽然他外公是有仍国的君王,可以性命无忧,衣食无忧,还担任了牧正2。但毕竟客居他乡,总不如在自己的家国自在。更何况后来因为被追杀,又逃到了有虞氏的地盘担任厨师长。有虞氏的国王对他不错,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说是一个叫二桃的女儿)嫁给了他,还有了自己的领地,有了自己的亲兵(“有众一旅”,500人)。
有了根据地和种子部队后,少康开始谋划夺回王位。寒浞最终被杀,少康即位。他统治下的夏朝比较强盛,史称“少康中兴”。
这段历史很有意思,也很有改编成影视剧的潜力。太康失国是因为自己的荒逸,后羿被寒浞所杀,是因为他只会武力,不会治国。所以,此时治国的要求就是帝王要懂政勤政。
父死子继的传统毕竟还没有确立很久,天下人的心思还往往会回想到不远的过去(也就是尧舜禹的时代),而必然认为这天下是有德者居之,而不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附:夏朝世系
商汤的做法符合儒家的“仁”。记载是这样的: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而卓吾评曰:
汤视天下不如禽兽邪。亦是不用命者入吾网耳。
主人曰:造反总是要冒险的。不听(夏桀)命的,才有可能汇聚到自己身边。商汤的行为大概也是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过往你在桀的统治下,做过什么无所谓,只要跟着我,我就“网开一面”。
商汤的做法后来成了一个成语:网开一面。古代军事上也用“围三缺一”、“围师必阙”的做法,不过出发点一定不一样了。
商汤曾推荐伊尹给桀,但桀不能用。于是伊尹辅佐了商汤,成为商朝开国宰相。也算是伊尹有幸。
武丁时,在版筑之间知道了傅说。这才有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说法。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纣王(受辛)不是长子,但是正房生的长子。所以当时太史建议还是立纣为王。
纣王的个人魅力不错,“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显然是个人物。大概也就是因此而骄,才乱来的。卓吾评曰:
纣才智过人,其恶愈甚矣。
坏人作恶是恶,聪明的坏人作恶就更可怕了。
他用象牙制作筷子。箕子很担心:今天开始作象牙筷子,以后肯定要作白玉的杯子,然后要求就越来越高,就会想要得到各种珍奇的东西……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但耗费巨大。也就有那种专门投其所好的人,千方百计搜罗而进贡。这么一来,哪里还有人愿意认认真真地干实实在在的事情?后世为政的,不可不以此戒。
纣王放走姬昌,和夫差放走勾践,都是重大失误。可以说是对方运作得当,更可以说是自己家里的宠臣自掘坟墓。
箕子靠着装疯逃避了纣王。据说周武王很敬重他,封他以朝鲜之地。据维基百科词条记载:
在平壤牡丹峰腳下原有箕子陵,1959年被金日成下令拆毀。
商朝迁都多次。商汤立都于亳,仲丁迁嚣,和亶甲迁相,祖乙迁耿。然后到盘庚中兴,复迁回亳。武丁起傅说。武乙迁河北。历史上迁都这么多的,只有商朝。
附:商朝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