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与犹太教

本页面已浏览752次

任氏有无轩主人评分:{{stars(page.route)}}

摘录

p18:12世纪之前,犹太人在体貌特征上与其他民族没有区别。

Interesting to know.

p19:只要文化环境,包括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坚持认为犹太人是“与众不同的民族”,并且坚持立法确保这种隔离状态,犹太人便会内化他们的社会状况,并会用古老的圣经词语来解释这种状况。

这是一种文化内敛用于自保的方式。

p28:我们说的是“拉比犹太教”,即约公元2世纪以降,由拉比系统阐释、以《圣经》为根本的生活方式。

这是本书的范围。

p32:保罗和彼得(两人都是犹太人)认为,放松摩西律法的严格要求能让外邦人更容易皈依基督教,会议上的其他人则认为,完全服从律法的规定至关重要。

我同意保罗和彼得的思想。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也是对的。

p33: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宗教社团,往往通过法律、习俗以及宗教仪式表现其身份特质。

同意。

p33:并非只有一个动因,而是教义差别、社会条件和外部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特定结合,才使得基督教开始了一个不同于犹太教的发展过程,尽管它与犹太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解了。

p34:确实,自公元70年之后,两个宗教再也没有回到过去。基督教和犹太教对各自的界定相互对立,教义分歧进一步强化。基督教徒形成了一套针对犹太人的“歧视教义”,造成许多惨剧和流血事件,直到后来,“歧视教义”脱离基督教背景,在纳粹种族大屠杀事件中达到极致。

所以公元70年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分水岭。

p34:犹太人否认基督教徒关于耶稣的说法,因此便遭逢特别的指责,被视为“基督的敌人”。

于是……犹太人就被整个基督教世界仇视。

p35:有位美国学者鲁本·基梅尔曼分析了两人的评论,发现始终存在五点差异,与区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五个重要的问题正相对应:

基本归纳为:

  • 奥利金写到了上帝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一个约,由摩西在中间完成;也就是说,相对于基督的直接现身而言,上帝与以色列人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而约哈男拉比视上帝与其子民立的约由摩西协定,因而是以色列人直接从上帝那里得到的,是“他的亲吻”(《雅歌》,1:2)。
  • 奥利金认为希伯来圣经被《新约》终结或者说取代了。约哈南认为,希伯来圣经由“口传《托拉》”即拉比的阐释传统最终完成。
  • 奥利金认为基督是中心人物并取代了亚伯拉罕,完成了对亚当原罪的逆转。约哈南认为,亚伯拉罕的地位依然重要,律法是对原罪的“矫正”。
  • 奥利金认为,耶路撒冷是一个象征,是“天国之城”。约哈南认为,世俗的耶路撒冷依然是天堂与人间的联结纽带,上帝还会在这里显现。
  • 奥利金认为,以色列人经历的苦难证明了上帝对他们的弃绝;约哈南认为,以色列的苦难是宽容的天父对他们充满爱意的惩戒。

p38:“拉比死后,谦卑和畏惧犯罪之心便不再有了”,这是他的门徒希亚拉比写下的哀歌。

和米兰·昆德拉的最高审判者缺席类似。

p43:他之所以笃信上帝的道与启示合乎理性,不是因为上帝确定了理性和正义,而是因为上帝一方面举止随心所欲,一方面又表明祂的一切都符合理性与正义的绝对标准。

这是纯粹的信仰啊!

p45:他披阅一代代前辈语法学家、辞典编纂家的作品,明确地区分了“《圣经》实际上是怎么说的”(peshat,即“明确含意”)和“什么是传统上读解《圣经》时附加进去的”(derash,即“布道词”)。

一个是意,一个是“译”。

p45:赖施的圣经评注对尼古拉斯·德吕拉影响巨大,又通过他,影响了马丁·路德和其他基督教希伯来文化学者,进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

知识点。

p56:我以为,现世生活中,不管是谁,只要引导民众信守美德,来世就不会遭受诅咒——我不怕任何威严的教派召我去解释这个观点,就像索邦神学院召来诚实的马蒙泰尔责问一样。

问心无愧的布道者!

p69:卡瓦纳有许多层面。立陶宛拉比哈伊姆·索洛韦伊奇克(1853——1917)区分了两种情形下的卡瓦纳,一种是理解祷告词这个简单意义,另一种是意识到在上帝的跟前并求恳祂。

后者显然更虔诚。

p72:有三种日常的“侍奉程序”:晚祷叫玛阿里夫(或叫阿拉维特);早祷叫莎查里特;午祷叫敏彻。安息日及节庆日,早祷之后再增加一个仪式叫穆萨夫(“附加仪式”),赎罪日还要增加奈依拉仪式(“关闭天堂的大门”)。

知识点。

p100:大量民众放弃了有组织的宗教生活,一方面因为人们发现宗教在理性上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因为宗教无法满足情感的需要,最主要的是因为宗教的要求妨碍了个人自由,而个人自由被视为基本的人权。

这是宗教在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任何宗教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会所向无敌。

p106:很多人喜欢用希伯来语单词“浩劫”(Shoah)来表示纳粹分子妄图灭绝犹太民族,因为这个词比“大屠杀”(Holocaust)少一点神学色彩。

知识点。

评论

这本书很有看头。犹太人在历史上遭受的(不可思议的)苦难、以及(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成就有目共睹。

这本书部分解释了我一直以来阅读西方文字时的疑惑:为什么犹太人这么遭(基督徒的)恨?显然其教义、分歧都潜移默化地起到了作用。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