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已浏览686次
任氏有无轩主人评分:{{stars(page.route)}}
摘要
(中断很久后,终于重新开始整理VSI。2021.12.11)
(但是等到2022年9月,才看完这本。)
- 心理的结构与功能至今仍是心理学家兴趣的中心,但是用内省来研究它们,有明显的局限性。
这是说,研究心理学不能完全集中在“个人”吗?我的理解是,心理必然最终归结到个人。外部因素永远就是那些,对每个人都一样。但对A和对B的影响或者说A/B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会有差异,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的问题。
- 说心理学是科学,是指它只要可能,就使用科学的方法。但是,也必须记住,心理学是一门处于发展初期的科学。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某些东西,光用科学方法还无法完全理解,有些人甚至说这些东西永远无法用科学方法理解。
切记!切记!!
- 重要的是,我们构建自己的现实的方式之一,是用一套系统方法把所接收到的信息组织起来。
非常正确。但要注意一点:这里提到的“系统方法”需要加以定义。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点,作者认为这个系统方法显然来自外部。但我还是要强调一点:一种系统的方法——或者说一种方法——就是这样,不偏不倚。我们不能假定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人实践中会完全一致。
- 知觉受已有知识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知识所创造的期望是惊人的。创造一个知觉定势(一个指导知觉的期望)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某样属于该定势的东西。
同意。所谓刻板偏见就是如此。然后,现在的AI聪明到可以智能推送,帮助你创建这样的定势——这就是很反人类了。
- 感知到某样东西,却又不知道我们已经感知到了,这种情况叫作阈下知觉。
学习一下。这是指人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知道”一些东西。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本电视剧,剧中人物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一些外界的刺激和帮助下,ta可以回想起ta所经历过的场景中的任意细节。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情形。
- 婴儿适应得那么快那么好,是因为他们愿意学习,因为他们对具有某些关联的事情反应特别强烈,其中包括相倚(什么和什么一起发生)、差异(与常规的不同之处)以及交互作用(和别人的相互作用)。
对成年人的提醒: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 我们对事件意义的记忆要比对细节的记忆准确得多,而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又会影响我们记得的细节。
没错。这也是“刻板偏见”的体现和来源。
-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许多人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他们只是在重新组合他们的偏见”。
哈哈哈哈。
- 语言相对性理论认为语言培养了思维和知觉的习惯,不同的语言把说话人引向了不同的现实观点。
这里应该说的是“语种”。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语言的学习,其中有一个“隐藏”动力,就是学习别的语种的思考方式。
- 影响人类依恋最重要的因素好像是孩子的气质(他的“天性”)和依恋对象的应答性(对孩子需要的理解和敏感)。如果依恋对象的反应主要建立在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信号之上,那么他就没法让孩子感到安全。
这点很重要。我自觉从小和老彼得的交往(从2006年我回到苏州到2019年他赴美读书)应该是完全遵从了这点。
我有时甚至会倒过来做:我去找他玩,让他陪我玩。
-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毕生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每个阶段会包含一项具体的任务或心理社会危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得完成这些任务或经历这些危机。
参见《莎士比亚:人生经历的七个阶段》及我的书评。
- 记忆随年龄增长而衰减的神话,看来一部分要归咎于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人们期望自己会变得健忘,所以他们就不努力去记忆了,于是发现忘记的多记得的少。
哈哈。所以,还是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脑子。
- 更直接的社会影响就不仅包括他人的在场,还包括和他人互相影响及做出努力试图改变他人的行为。这可能发生在:一个人企图影响作为整体的一组人时(领导),群体的几个成员鼓励别人采取某个具体态度时(从众),某权威人士企图叫某人满足他的要求时(服从),或某一群体的态度影响他们对另一群体采取的行为时(偏见)。
这里提到的四种行为都是日常的,值得记一下。
- 第一,如果能离受害者远一些,那么,人们就更容易加害别人。第二,相信暴力只是实现有价值事业的手段,或意识形态上的合理化,也对服从有影响。
切记!切记!
第一点:如果我们能“同理”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就能大大避免这样的行为。从目前的一些情况来看,网暴愈演愈烈,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施暴者”离“受害者”很远。
第二点:我从来不认为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的暴力,有任何价值,也就根本不会是所谓“实现有价值事业的手段”。
- 我们倾向于过高估计人格因素的重要性,而过低估计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基本归因误差)。服从和从众不一定是可取的,但是它们肯定对内聚力有所贡献,正是这种内聚力使得我们可以生活在文明社会里。
这点很需要探讨一下。
作为一个西方学者,他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服从和从众——即使有着外界的感染和印象——最终,是个人“自由”的选择,而即便如此,作者还是很谨慎地指出“不一定可取”。可见作者对这两个行为可能带来后果的评估有多谨慎。
作者的后半段话,我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