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已浏览322次

梭伦

Solon

和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一样,关于古希腊七贤,到底谁能名列其中,历来有很多说法。但所有学者都认为,有两人必定位列其中。一位是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另一位就是本章主角:梭伦(Solon)。1

梭伦的出生算不上高贵,最多称得上是个中产。他在公元前549年出任雅典的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完成改革后,与雅典人约定十年内不准改变他的改革,而后离开雅典远游。这与莱克格斯非常相似。

梭伦不光是个政治家,还是个诗人。梭伦写出很多挽歌体对句和抑扬格体裁的长诗和讽刺诗,来说明他的政治理想和改革信念,成为史家研究古希腊的主要资料来源。所谓“歌以咏志”,梭伦做得非常出色,而且有价值。

梭伦出道是在雅典平息塞隆派的叛变后。城邦陷入古老的政争危机:山地的居民倾心于民主政体,平原居民偏向于寡头统治,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向往一种混合的体制。同时,贫富差距极为悬殊,几乎没有办法避免动乱,看来除了专制的力量——所谓获得专制的力量就是成为僭主——不可能有其他解决的手段。只有梭伦没有被牵连:他既没有参与富豪的勒索,也没有涉及贫民的赖债,逼得他只能出面为国家解决困难。他免除债务,却未能重新分配土地,所以富人和穷人都不满意。但最终大家发现,他的做法是在给大家谋福利。

或问:居民因住地不同,则政治倾向不同,何如是?

任氏有无轩主人答曰:余年前曾阅卡普兰之《地理的报复》,极有启发。或可释之。

居山地者,只需扼险而守,自无敌扰之忧,民可安居乐业,政体发展自然平和民主;居平原者,敌伺四周,无险可守,骑兵更可长驱直入,民则需团结一致,巩固边防,此时更需强者整合可用资源,寡头应运而生矣;居海滨者,既得盐海之利亦需提防侧翼敌方奔袭,则专制和民主可兼而行之。

所谓地理,方是万古不变之根本。

梭伦的法律体系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有如下几项。

梭伦根据财富程度,将全体人民分为4类。但即便是贫民(Thetes)也可以作为陪审员,而且陪审员权力极大。

梭伦成立了阿里奥帕古斯会议(亚略巴古,Areopagus,意为“阿瑞斯的岩石”,又称战神山议事会、亚略巴古法院、阿雷奥帕古斯仲裁会议),是雅典刑事和民事案件的高等上诉法院。据称阿瑞斯因为杀死波塞冬的儿子哈利罗休斯(Halirrhothius),就是在此接受希腊众神的审判。

这里有两个逸闻。

逸闻:芙里尼(Phryne)是公元前4世紀希腊的交际花,以美貌著称,曾因被控亵渎厄琉息斯秘仪而在阿里奥帕古斯会议受审。传说她褪去了衣裳,以其身体的美丽体现的神性,使得法官立即判其无罪。

Phryne

另外,阿里奥帕古斯会议在罗马帝国时期还在行使功能。据说使徒保罗就是在这里发表著名的演讲,论到献给未识之神的雅典祭坛的潜在意义。详见使徒行传17:23-28。以上见本维基词条

梭伦的立法带动了十二铜表法,后者是成文法的始祖,也是欧陆法系中罗马法的源头之一。

梭伦的立法中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在一个叛乱行动中所有保持中立的人士应予籍没家产的处分。对于婚姻,也还有很多离奇的规定。

有关遗嘱的法律也受到赞誉。法律规定:任何人如果没有子女,可以将财产赠与他所属意的人:所谓友情的力量胜过亲戚的关系,个人的感情重于家族的义务。

梭伦制定的有关妇女的法律一般来说很滑稽。对于同一罪行的处罚有时极为严厉绝不宽容,有时则等闲视之。

制定好法律后。他坐船出门,将法律留给人民进行实践的考验。他第一站去了埃及,并从此定居。

他在萨迪斯与克里苏斯(Croesus)传说中的会面很令人深省。其中涉及对幸福的定义和描述,妙趣横生。

居鲁士大帝击败克里苏斯后,准备将他烧死。他大喊三声“梭伦!梭伦!梭伦!”居鲁士很好奇,问他此人为何人,为何克里苏斯要向他祈求。克里苏斯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前述幸福的定义的补充说明。居鲁士因此赦免了克里苏斯。因此有人认为,梭伦的荣誉在于他救了一位国王,也让另一位国王得到教诲。

(引文较长,在此略去,免生凑字数之嫌。)

没有了梭伦的雅典陷入了混乱,市民间产生了争执。一个叫做彼昔斯特拉都斯的人组成山区党,成员都是所谓thetes的贫民。他善于伪装也善于煽动。他假装受伤,而民众急着要保护他,就提出允许他组成一个卫队,让50名执棍者保障他的人身安全。

梭伦对此表示反对,并说:

为除去癣疥癞疾病,
何需用狼虎药剂。

我想,多年之后,因十常侍之乱而引来董卓之乱的何进如果能得晓此段妙语,应该能做出别样的选择吧!

波普利柯拉

波普利柯拉结束了古罗马的王政时代(Regnum Romanum)2,带领古罗马进入了伟大的共和国时代。

poplicola

而这一切,都与一位古罗马的贞女有关;而有关她的故事,莎士比亚用一首叙事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记录了下来。

rape of lucrece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该词条

路修斯·塔昆纽斯(他由于极端倨傲,被称为“塔昆纽斯·苏佩布斯”)用凶残手段将其岳父塞维乌斯·图琉斯置于死地之后,违反罗马的法律和常规,不曾征得或俟得人民的同意,径自攫取了王位。

后来,他率领诸王子和罗马其他贵族,去围攻阿狄亚城。

在攻城战役中,一天晚上,罗马众将领在王子塞克斯图斯·塔昆纽斯的营帐里聚会;晚饭后闲谈时,每人都夸耀自己夫人的美德,其中柯拉廷努斯更盛赞其妻鲁克丽丝贞淑无比。在这种愉快心情里,他们并辔向罗马疾驰,意欲借此意外的突然到达,来验证各自的夫人对这种赞誉是否当之无愧。

结果发现:惟独柯拉廷努斯的妻子深夜仍率侍女纺绩,其他贵妇则正在跳舞、饮宴或嬉游。于是众贵族一致承认了柯拉廷努斯的优胜,一致首肯了他的夫人的令名。

这时,塞克斯图斯·塔昆纽斯已因鲁克丽丝的美貌而动心,但暂时遏制欲念,偕众人返回军营;不久,他就私自离开营地,来到柯拉廷城堡,凭他王子的身份,受到鲁克丽丝优渥的款待,并在城堡中留宿。
当夜,他背信弃义地潜入鲁克丽丝的卧室,强暴地污辱了她,而于翌日凌晨仓皇遁去。

鲁克丽丝悲恸欲绝,火速派遣两名信差,其一到罗马去请她父亲,其二到军营去请柯拉廷。他们两个,一个由裘涅斯·勃鲁托斯陪同,另一个由浦布琉斯·瓦勒柔斯[^3]陪同,来到城堡,发现鲁克丽丝披着丧服,便惊问她悲痛的原因。她首先叫他们立誓为她复仇,然后揭露了罪犯的名字及其罪行,接着便猝然举刀自杀。

在场的人们目睹这一惨变,便一致宣誓:要把十恶不赦的塔昆家族一举攘除。他们抬着死者的尸身来到罗马,由勃鲁托斯将这一惨祸的祸首及其罪行告知人民,并严厉抨击国王的暴政。罗马人民怒不可遏,经口头表决,一致同意将塔昆家族的人尽行放逐,国政遂由国王转入执政官之手。

罗马王政时代自此结束,罗马共和国正式成立,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及人民大会三权分立。

由此,波普利柯拉被普鲁塔克认为是“政治革新者”。

被流放的塔昆自然不甘,政治阴谋和军事政变都在密谋之中。

波普利柯拉(当时还叫华勒流斯)在一名奴隶温迪修斯(Vindicius)的举报下,制止了一场政变。当时的执政官布鲁特斯下令处死自己两个涉及其中的儿子。对此,李维评论道:新获自由的政权,有顽抗的敌人而无热心的朋友,若因偶发事故而获得自由,甚难维持长久;所以布鲁特斯处死自己的儿子,是强力和有效的作为,也是稳妥而必需的对策。看到身为执政官的父亲,不但判处儿子的死刑,而且留在他们伏法的现场,这种例子在文献上难得一见。

科拉蒂努斯(鲁克丽丝的丈夫)经过这次变故,再不能担任执政官。于是华勒流斯上位。他解除了温迪修斯的奴隶身份,使其成为罗马市民的第一个自由人,并获得选举的权利。进而每年元旦,罗马会举行释奴仪式,这一天被称为“自由日”(vindicta)。现代英语中的vindicate就来自于此。

华勒流斯没有像之前那样,采用两名执政官执政,而只有他一个人。人民对此有一些微词。他也有所感知并做出姿态:通常在进入市民大会的时候,会将斧头与权杖分开携带,自认他的身份要低于人民。他用这种方式非常强烈的表现,政府的体制建立在共和国的基础之上。

大家认为有些人的谦恭只是一种策略,并没有贬低自己,而是用更为温和的方式来消除旁人的羡慕和嫉妒;不管怎么说,他是在削减外表的威严,同时也在增加实际的权力。人民的顺从是带着满意的态度,从他们将他称为Poplicola 即“爱民如子的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被放逐的塔昆不死心,与意大利一位实力强大的君王拉尔斯·波森纳联合,向罗马发起进攻。波普利科拉决定让波森纳来判定塔昆对罗马战争的正义性。波森纳做出了判断,但提出了一些条件作为和平的前提。经过一番波折,双方握手言和。

波普利柯拉四次出任罗马执政官,并击退进犯罗马的萨宾人,死后全罗马人民每人缴纳一个 quadran (价值为四分之一磅铜) 为他举办国葬,全城妇女私下为他哀悼一年。

[^3]:也就是波普利柯拉,他的全名是Publius Valerius Poplicola。

对比

在我看来,波普利柯拉的出现,标记着罗马的一个重要节点。但从这点说,他的历史地位就比梭伦来得高。

两人都力求推广民主:所谓的民众做主。让我再强调我多年前说的一点(见该书评

政府出于怎样的目的和动机来鼓动这样的举动,从而形成了举国默契?

如果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一个民主政府,我们还可以说政府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民意;那么在一个独裁政府,我们只能面临两个同样有说服力的解释。其一,民众慑于独裁专制政府的淫威,而不得不做出这样的举动;其二,哪怕独裁政府,在民情汹涌之时,也是不能抗拒人民的意愿和选择。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第二种解释:毕竟这样的解释为我们坚信独裁政权必将倒下树立了理论基础。更何况,我们永远应该记住“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的布衣之怒。只要人民还能记住这点,独裁者将无一日能得安眠。

以及这篇书评中的一段:

这本书是对那些独裁者的警告。只要人民还能记住那些刺杀了凯撒的人的名字,独裁者将无一日能得安眠。

君主得到人民的拥戴,无非就是聆听民意罢了。民意变化了,君主从善如流,被称为政治革新者自无不可。


  1. 古希腊七贤的名单,可以参见维基的这个词条 

  2. 罗马王政时代或罗马王国(拉丁语:Regnum Romanum)是指前753年到前509年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此时的罗马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尚未建立共和国。 

Previous Post Next Post